开云官方网国际米兰赞助商

碧水长流谱新篇 ——写在东深供水6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

时间: 2024-07-03 10:27:01 |   作者: 开云官方网国际米兰赞助商

  在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迎来回归祖国怀抱第27个年头的这一历史时刻,我们也即将迎来东深供水工程建成通水60周年。东深供水工程是保障香港供水的生命线,更是见证粤港情深、血脉相连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

  工程北起东莞桥头镇,南至深圳水库,主线日动工兴建,担负着香港、深圳以及工程沿线个镇的居民生活、生产用水重任。1965年3月1日通水以来,历经多次升级改造,已累计对港供水295亿立方米,为香港社会稳定和经济腾飞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百里清渠,长吟慈母摇篮曲;千秋工程,碧水长流谱新篇。作为一条连接着粤港两地的生命之河,东深供水工程不仅输送着清澈的水源,更流淌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和共谋发展的决心。展望未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加速推进,东深供水工程及其所代表的时代楷模精神,将继续发挥无法替代的作用,书写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香港三面环海,淡水资源匮乏。1962年至1963年,香港遭遇了罕见的严重干旱,连续9个月滴雨未降。最艰难时,港英当局实施最严格制水措施,规定每4天供水一次、每次4小时,并持续了接近一年。找水挑水成为市民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连年幼的孩子也加入挑水行列,成为了许多香港市民难以忘却的时代记忆。

  为此,国家决定兴建东深供水工程。此水只从东江来,一路“倒流”润紫荆。为早日实现通水,解决香港同胞饮水难题,国家动员一切力量,全国15个省(直辖市)50多家工厂,调整生产计划,赶制机电设施,号召珠三角上万名建设者,组织在校学生,迅速汇聚到石马河畔,投身到艰苦的施工建设当中。

  为克服装备工具落后,施工条件艰巨的困难,上万农民、建设者喊出了“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的口号,用锄头、铁锹、扁担和手推车,乃至双手双肩,实现了开山劈岭、凿洞架桥的伟大壮举;面对多次强台风袭击,饭堂屋顶被卷走,宿舍工棚被吹塌,工地围堰被暴涨的洪水冲垮等困境,建设者们发扬不怕苦、不怕难、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坚韧不拔地奋斗在施工一线。

  正是依靠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建设者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斗,工程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建成了6座拦河坝、8级抽水泵站、17座大型闸门,贯通83公里河渠管道,逐级提升东江水,一路“倒流”入香港。1965年3月1日,满载祖国深情厚谊的东江水,越山而来、奔腾入港,从此结束了香港严重缺水的历史。在工程落成庆祝会上,港九工会联合会和香港中华总商会赠送两面锦旗上书:“心怀祖国,饮水思源”“江水倒流,高山低头;恩波远泽,万众倾心”。

  2021年,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该工程也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广东历来很看重对港供水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东深供水工程经历了多次改造升级,并持续在立法保护、加强机构力量、水质保护、科学调度、高标准管理等方面发力,对港供水工作取得一系列新成效、新突破和新发展,焕发蓬勃生命力。

  在完善法规体系方面,广东先后颁布《广东省东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广东省东深供水工程管理办法》《东深供水工程水质安全保障与应急处置方案》等十多部保护东江水资源、水环境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对《广东省东深供水工程管理办法》先后进行了4次修改,并印发《广东省水利厅保障香港供水应急预案》等,加强完善对港供水安全的法规体系。

  在组织力量上形成较为强大合力,为对港供水保驾护航。广东省水利厅设立水调度管理处负责对港供水管理工作,粤海集团经省政府授权负责工程经营管理。此外,广东还专门成立了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东江执法分局、东深公安分局以及深圳市东深供水水源保护办公室等单位。广东省水利厅统筹省东江流域管理局、各地市水利部门及运行管理部门,齐抓共管,齐心合力,开展对港供水保障工作,织密水量保障、水质保护、防恐安全等方面的保护网。

  在东江水治理方面,广东全面实施河长制,开展河湖治理攻坚战。近年来,东江干流、重要水源地及20个监测水库(湖泊)水质总体稳定达标。其中,新丰江水库保持Ⅰ类水标准,东深供水工程所处的东莞—深圳—惠州东江水源地和深圳水库水质基本稳定达到Ⅱ类水标准。

  在工程管理方面,东深供水工程加强智慧引领,推动工程数字化、智慧化水平迈上新的台阶。2023年10月,工程被认定为首批水利部标准化管理调水工程,是全国三项通过评价的工程之一,为全国调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在科学精准调度方面,水利部门不断深化各项供水工作。2008年8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东江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确定了11个流域重要控制断面最小下泄流量和水质控制目标,实行水量水质双控制。经过十多年调度实践,建立了省厅监督指导,流域局组织实施,水文部门技术支撑,地方密切配合,工程单位严格执行的五位一体全方位沟通协调工作机制,基本形成了重要流域“两期计划、每月调度、逐旬调整、实时监控”的省级调度模式。

  2020年至2022年初,东江流域遭遇连旱特旱,特别是2021年,发生历史罕见严重旱情。广东通过实施科学调度、挖潜供水、全面节水等各项措施,全力保障了香港最大的用水需求。三年干旱期间,对港年供水量均超过8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

  据统计,1965年通水以来,东深供水工程已实现稳定无间断对港供水近60年,累计对港供水295亿立方米,相当于650多个深圳水库。

  自通水以来,粤港双方从始至终保持良好的合作,坚持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双方签订了13份供水协议,2021年双方首次采用了“统包+扣减”的供水新模式。三年来,广东省水利厅与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水务署就供水和水利科学技术合作开展了近十次交流合作,取得了广泛的共识,提升了供水安全保障水平。2020—2023年连续四年对港年供水量超8亿立方米,香港方面高度肯定东深供水对维系香港社会稳定、支撑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今年1月30日,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式通水,对港供水迎来双水源保障。据悉,该工程可为香港提供最高10立方米每秒的应急备用水源,进一步提升香港、深圳、东莞等城市的供水安全。

  多情东江水,悠悠两地情。展望未来,广东将继续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聚力实施“851”水利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蓝图,加快东深供水工程作为全国第一批数字孪生调水工程试点建设以及深圳公明水库—清林径水库连通,进一步深化粤港供水合作,努力实现对港“稳定供水、安全供水、优质供水”,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东深供水工程供水量占香港总用水量的80%,是生命水、政治水、经济水。深圳水库作为深港两地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直接关乎香港居民的生产生活。

  深圳一直秉持安全至上的原则,千方百计保护好深圳水库水质安全,划定东深供水—深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投资建设一级水源保护区围网工程,实现封闭管理,通过水源保护区和取水设施设立界碑、警示牌、宣传牌监控视频等措施加强污染水质行为管控,定期开展深圳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检验测试、评估并成为常态化机制。同时,建立“市—区—街道”多级联动巡查机制采用“车巡+步巡+无人机巡+遥感卫星图解译”空天地巡查方式,及时有效地发现并消除深圳水库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隐患。多年来,深圳水库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结果为“优秀”。

  近十年来,为确保水库水质持续向好,深圳陆续实施沙湾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沙湾河深圳水库截排工程等水质保障工程,全力提升河道水质,实施清污分离,有效消除入库污染隐患,为深圳水库水质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东深供水工程从取水口到输水线路,从沿河桥梁到防护工程设计施工都在东莞境内,辐射东莞沿线镇。初期建设、四次改扩建,东莞为作出了重大贡献。

  东莞对东深供水工程的保护是竭尽全力的。石马河曾经是东深供水工程“令河水倒流”的输水渠道。石马河恢复天然流向后,为保护东江取水水质,2004年东莞启动兴建石马河调污工程。2014年东莞在石马河率先试点实施“河长制”,采取“关、停、治、迁、拆”等举措清理了一大批污染源。到2017年,又动工建设石马河河口东江水源保护工程,新建拦污节制闸,扩建调污箱涵,进一步保护东深供水工程及石马河口以下东江干流沿岸取水水质安全。2019年东莞全面启动石马河全流域综合整治,基本建成独立封闭的污水收集系统,石马河干流堤岸防洪标准普遍提升到50年一遇。

  当前,东莞正锚定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以东深供水工程为骨干工程,全力打造“一江两河四域,两横两纵十库”东莞水网,建设“集约高效、连通互济”供水保障子网,为保障对港供水安全提供新质生产力、全方面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保障能力贡献东莞力量。

  近年来,惠州从始至终坚持深入实施河湖长制,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ECO治理,全力配合做好对港供水工作。

  保障水资源方面,惠州格外的重视水资源的科学利用和保护工作,印发并严格落实《惠州市“十四五”用水总量和强度管控方案》,科学调配惠州水资源,并有效控制了东江流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通过推进节水管理、饮用水管理、饮用水源保护等措施强化水资源保护,保障对港供水水量稳定。

  保护水质方面,惠州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2023年全市九大流域112条主要一级支流水质保持稳定,实现水环境稳中向好。据统计,东江惠州段水质常年维持在Ⅱ类以上,有力保障东江水源地和供港水质安全。

  强化水执法方面,自2020年以来,惠州水政监察部门通过加强执法巡查、开展联合执法等方式,对东江干流惠州段非法采砂、非法取水、侵占河湖水域岸线、洗砂洗泥等涉水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整治,切实维护东江干流惠州段正常水事秩序,保护东江水源安全。

  此外,惠州积极开展民间河长培训、“河小青”河湖保护专项志愿行动,建立2个护水志愿驿站,宣传东江保护理念,树立母亲河保护意识,全市营造出河湖社会共治氛围。2023年举办各类河湖保护主题活动达1261场,共60297人次参与。

  新丰江水库,又名万绿湖,位于广东省河源市,水域面积约370平方公里,总库容139亿立方米。作为广东省最大水库,是东深供水工程最大的蓄水源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常年维持在地表水Ⅰ类标准,先后获得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中国优质饮用水资源开发基地”等多项荣誉。

  一直以来,河源格外的重视万绿湖水质保护工作,为香港、广州、深圳、东莞、惠州等城市居民供水饮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河源为保护万绿湖水环境,先后拒绝了超500多个总投资600多亿元的可能影响水质的工业项目落户,并已经累计投入上百亿资金用于整治全市河流。河源深入实施《新丰江水库水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系统治污工程,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完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及配套管网建设,划定畜禽禁养区1710平方公里;强化水环境监测,推动重点支流生态修复,积极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全方面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建立万绿湖长效管护机制,加强巡河履职,铁腕整治库区内水事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近5年河源累计投入38.53亿元生态环境资金用于水生态保护修复,坚定不移守护东江。

  在省水利厅的指导下,省东江流域管理局(简称“省东江局”)组织实施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有效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引起的枯水期来水减少、咸潮上溯等威胁流域供水安全的问题,为香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2008年以来,广东省政府先后出台《广东省东江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广东省东江流域新丰江枫树坝白盆珠水库库区水资源保护办法》《广东省东江水量调度管理办法》《广东省东江水量应急调度预案》,在省内开创流域水资源分配、水量调度管理、应急调度处置的先河,为加强东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和东江水量统一调度提供了坚实的法制支撑。

  省东江局自2008年10月开始组织实施流域枯水期水量调度,2010年起实施汛期暨枯水期水量调度,逐步实现全年度无间断水量统一调度。通过实施精准精细灵活调度,确保东江干流流量保持平稳、重要断面下泄水量稳定达标。经过十多年的调度实践,形成了一整套可复制、可推广的“东江经验”。2020至2022年初连旱特旱期间,实施“旬+日+时”水量调度,成功抵御东江百年一遇严重旱情,有力保障东江受水区近5000万人供水安全。

  为切实保障对港供水水源地水质安全,省东江局还建立了全国首个水量水质实时监控系统,在东深供水取水点周边实施东江下游河湖闸坝工程联合调度,在重要水源地建立三大水库联席会议制度,充分的发挥东江流域河长办统筹协调作用,加强流域协调治理,力促流域水质全面提升。

  近年来,粤海水务作为东深供水工程的运营管理单位,赓续传承“时代楷模”精神,坚持“一流工程、一流技术、一流管理”,在始终保障工程安全、优质、不间断供水的基础上,综合运用BIM+GIS技术、、北斗导航、5G通信、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聚力打造“全要素”透彻感知、全面互联、信息共享的“智慧水务”运管系统,推动东深供水工程数字化、智慧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在东深供水工程沿线,粤海水务建立了覆盖“天、地、水”的多模态、多维度感知体系,全时全域为工程“保驾护航”。在空中,实现工程全线公里的自动巡查系统,极大的提升了供水和水生态安全监控能力;在地面,工程泵站应用“厂站智能巡检系统”,通过设备智能化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巡检效率与精度均显著提升;在水面,多功能采样监测无人船每周开展两次藻类采样、全库监测和水质巡查,先进的无人除藻船可快速应急处置小面积蓝藻水华,同步确保供水水质安全。

  与此同时,粤海水务积极发挥东深供水工程“全国爱国主义示范基地”功能作用,每年接待粤港澳青少年、各地机关和企业和事业单位参观者达数千人次,面向社会各界讲好“饮水思源、粤港情深”的东江故事,用心用情打造爱国主义的生动课堂。